第四十二章 夜行漫记(其二):瓦格纳、李斯特-《旧日音乐家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所以这意味着

    如果说虚界里的漫长体感,的确与真实的时间流速有巨大差异,且音乐的参照更可信

    那就是说时间才过去“夜行漫记”的六七分钟。

    但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惨白边界“背景”的亮度明显地增长了?

    要知道自己从上一白昼的“谐谑曲”中脱身后,刚一入夜,就立马动身进入了虚界。

    刚入夜,加之刚过一会,亮度就增加了如此明显的一截?

    所以这意味着?.

    “.一言以蔽之,每个月夜的持续时长起伏很大,各地也不尽相同,但总体趋势上,在缓慢减少,且分布规律在逐渐‘去中心化’.我们猜测这是由于世界崩坏的时间还不长,‘午之月’的光线渗透还不彻底的缘故”

    拉絮斯曾在“中枢管制区”约见时发出过这样的警告。

    “.最后须提醒你的是,停滞于“午”的世代其实是不应有夜的请你尽快登上高塔。”

    这是F先生在信中留下的内容。

    将几个事实结合起来推断,范宁对于外界形势的估计与预感,愈发进入了不详的境地!

    “没有哪一方不希望我登塔,F先生的动机应该不是“阻止”,而是,让我在路途中发生一些‘符合神降学会期望的改变’?”

    要么,现在撤退,迅速登塔?

    波格莱里奇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在催促登塔、并通过特巡厅来传达警告范宁“关于白昼的危险性”了祂也不会希望范宁这个“组局者”的状态,朝着另一方期望的方向发生未知改变。

    祂应该会有所接应,比如,在崩坏源头的天空下方附近,布下“烬”的管控力场一类的。

    将塔顶两方的纷争动机来来回回揣测后,范宁心底的确萌生退意了。

    他既拿不准这一夜到底是长是短,是短了一些,还是极短,更拿不准接下来的“白昼”,还是不是之前的那种认识意义上的白昼!

    他不禁抬头望了望深渊的上方,来时坠下的悬崖。

    回?

    现在的高度还不算很深。

    不是犹豫的时候,回的话就要速返!

    但是

    这些艺术家们的生涯,这些历史长河中的“星光”.
    第(1/3)页